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10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了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其营收为803.05亿欧元,同比增长2.3%;营业亏损12.99亿欧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为28.33亿欧元,同比由盈转亏,差距超过41亿欧元;税后利润为亏损10.72亿欧元,去年同期则盈利15.58亿欧元。
今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61.5%,至34亿欧元。
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表示,与上年同期相比,业绩明显走弱主要受低利润率的电动车产量增加,以及合计75亿欧元的额外负担影响,其中包括美国进口关税、旗下品牌保时捷的产品战略调整和相关商誉及企业价值减记等。若剔除相关费用,集团前三季度利润率为5.4%。
安特利茨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该水平“总体尚可”。另外,美国关税上调以及由此带来的销量下滑,预计全年将对公司造成最高50亿欧元的压力,其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在大众集团众多品牌中,保时捷的业绩不佳成为拖累集团整体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年前9个月,保时捷集团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约40亿欧元暴跌99%,至4000万欧元。第三季度,保时捷经营亏损更是达9.66亿欧元。

保时捷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源于其电动化战略的调整。2022年,保时捷曾高调宣布“2030年纯电车型占比超80%”,但今年9月又宣布重回内燃机(ICE),产品规划从全面电动化转向内燃机、插混、纯电三线并举。这一战略路线的变更,直接带来了高达18亿欧元的巨额支出。
此外,保时捷内部裁员等组织重组以及取消独立的电池领域业务投资,也带来了10亿欧元的额外支出。仅前三季度,保时捷因重组产生的特殊支出已达27亿欧元,预计2025财年与战略重组相关的总成本将达到约31亿欧元。
2025年第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共交付汽车219.9万辆,同比增长1.0%。从区域市场来看,表现各有不同。西欧、中欧和东欧以及南美洲市场处于增长态势,北美洲市场销量则同比下滑9.8%,为24.69万辆。
中国作为大众汽车的重要市场,第三季度销量为66.03万辆,同比下滑7.2%。随着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凭借性价比优势、先进的电池技术和智能化配置迅速崛起,大众汽车在产品价格、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不再明显,市场份额逐步被挤压。
面对当前的业绩困境,安特利茨表示,大众将“严格执行”节约措施并对新方法保持开放,重点将放在有针对性地利用规模优势和更有效地挖掘集团内部协同效应。
大众汽车集团预计其2025年的销售收入将与上一年持平。集团的营业销售回报率预计在2.0%至3.0%之间。


发表评论